当前位置:首页 > IT攻略 > 正文

如何评价电影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?

简介久违的经典IP《终结者》终于和卡梅隆、施瓦辛格一同回归,卡梅隆的监制和编剧身份,意味着这一版才是所谓“正统”续集、天然具有“法统合理性”。这一次,他还请回了昔日女神,也是现实中他的前妻。28年后琳达·汉密尔顿再度持枪而立,网友神总结“你大娘...

久违的经典IP《终结者》终于和卡梅隆、施瓦辛格一同回归,卡梅隆的监制和编剧身份,意味着这一版才是所谓“正统”续集、天然具有“法统合理性”。

如何评价电影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?

这一次,他还请回了昔日女神,也是现实中他的前妻。

28年后琳达·汉密尔顿再度持枪而立,网友神总结“你大娘还是你大娘”!

两代女主正面对峙A气爆棚,谁还需要什么男主角?

有意思的是,电影里戏份最多的两个男性角色,都不是“人”。

2019年版本的重点明显更女性化。

淡化生育价值、突出个体意义

从前那版“因你的子宫中会诞生未来领袖”而被追杀的故事,变成了“你就是未来的威胁”,女性的角色功能被从“生育载体”中剥离出、以更独立的个体意义存在。

1984年的版本中,琳达饰演的莎拉,是一个毛手毛脚的餐厅女招待、职业能力专门给客人添堵的那种,端个盘子都能端出大型事故现场。

2019年的版本里,女主角丹妮依然是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,面对追杀数次不解:为什么是我?

平平无奇如我,真不值得这么贵的追杀。

虽然都是做着平凡工作的普通女生,但35年之后的另一个“被追杀女生”,在原处点的打开方式更清晰、独立、有条理。

轻车熟路照顾着父亲和弟弟,在得知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之后自觉为工友们的利益抗争,虽然薪水少但个性里清晰埋着“刺儿头领袖”的因素。

三位小姐姐老姐姐合体之后,见神杀神遇佛杀佛slay全场。

不谈爱情,专注打架几十年。

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里唯一一丝丝爱情戏的小苗头,是施瓦辛格的角色因爱而产生自我意识,虽然这份情感很重要、但戏份篇幅很少,整部电影都在认真打架。

你看,这届女性角色不再需要通过情感关系来获取保护、来强化自我认知,电影越来越有将his story(history)改变成her story的趋势。

当然,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延续着一贯的“科幻动作片”画风,打戏易燃易爆炸、动作镜头硬核硬品相,荷尔蒙爆棚、大场面非常有看点。

场面好看,但并不止步于“好看”。

机器之心与人之意识

电影中的反派小哥哥让人印象深刻,“机器”的目标感映射在真人演员身上,有一种非常持重的关注感,似乎自带零度屏蔽效应。

这个角色明明应该是“面瘫”的,因为机器没有人类的自主意识和七情六欲,但演员的脸上偏偏有着恰到好处的淡淡的阴邪之气。寡淡、冷清、凶残,配合着骷髅一般一个“人”就走出一个军队既视感的踩踏之声,整体视听效果非常出众。

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否能有如人一般的情感,一直是这类题材热衷探讨的古老母题。

施瓦辛格的角色,体会到了人之为人的温度,开始做“程序外”的事情。

所谓单薄的机器理性和丰满的复杂人性之间,当真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么?

比起那些更热衷于探讨“技术爆炸引发文明荒漠”的作品,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给出的答案似乎更二元化、更黑白分明。

学会了人类爱的T-800,曾一度获得现世安稳的小确幸。

而眼中只有机器设定目标的REV-9,不过是漫长时空穿梭历程中的一个机器、一个孤魂野鬼。

Almost human,在这个逼近临界点的身份之上,电影承载了颇有反思余地的悖论和启示,值得关注。

一分给打斗。这次的动作戏绝对是一大亮点。IMAX大屏幕的冲击力也是无与伦比的,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怎么样,但是我每次看到打斗戏的时候,紧张得脚趾头都勾在一起了,气氛确实做得很好。

一分给莎拉康纳的出场。全片里我唯一的泪点就在老年莎拉康纳的出场了。虽然是情怀加分,但是可以制造情怀点,也是影片本身实力之一。她拿着机关枪,戴着墨镜出场的瞬间,伴随着那句:I'll be back,眼泪瞬间就出来了。

一分给阿诺德施瓦辛格。作为我一直以来尊敬的偶像之一,不管是他的身上的肌肉带给我的触动,还是他为我们留下终结者T-800这一经典形象所带给我的感动。施瓦辛格的出场当之无愧的成为本片最大的荣誉。在这里我已经没有资格去评价演员本人和角色本身了,因为他,就是终结者,而且不再会回来。

剩下的四分留给电影。其实电影除了三大亮点之外,我个人认为是没有什么亮点了,即使有卡梅隆的回归监制,我依然觉得剧情非常鸡肋。影片节奏断断续续,所有的话都不一次性说完,感觉不像在看电影,而是再玩一款闯关游戏,并且过程磕磕碰碰。

作为施瓦辛格的告别作,终结者最后一章,本片确实值得一看

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的热映再次引发一波怀旧潮,很多老粉看完后都热泪盈眶地表示:这是最“原汁原味”的“终结者”。这个评价引人深思:“原汁原味”一方面说明续作完美**前作的风格,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没有任何新意。

豆瓣评分印证了这一想法:从最初7.7高评分降到了7.2分,票房也不尽如人意,上映三天总票房1.47亿元,这对于一部经典电影来说并不算一个好成绩。

举个例子,今年热映的动作大戏《速度与**:特别行动》首日票房即破亿,同样是IP衍生品高下立判。

从中也能看出,虽然很多观众愿意为情怀买单,但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的含金量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好,下面就来分析分析这部电影:

|《终结者》为什么成为经典IP?

不可否认,绝大多数人愿意为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买票的主因是奔着《终结者》这一经典IP,这就不得不探讨《终结者》为什么会在众多科幻片中脱颖而出。老实说,如果《终结者》在今天上映,我并不觉得它会成为经典,但如果在1984年上映,则注定成为经典,原因很简单:当时,它的创意与特效都是超前的,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感,还有巅峰时期施瓦辛格的肌肉也为这部电影大大增色,与角色完美契合。

时间退回到1984年,卡梅隆与施瓦辛格在电影圈都默默无闻。卡梅隆有一颗脑洞奇大的大脑,而施瓦辛格有一身无与伦比的肌肉,结果,两人一组合便创造了影史奇迹——《终结者》。

那时,连智能手机都不存在,年仅30岁的卡梅隆却脑洞大开构思出了“未来世界智能机器人与人类大战引发世界末日”以及“时空穿梭”这种奇葩剧情,这种富有新意的设计顿时吸引了无数观众,而施瓦辛格冷酷的面庞与彪悍的身姿一看便是“终结者”的不二人选,只需本色出演便能令人肾上腺飙升。加之,卡梅隆利用艺术手法为电影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真实感、紧张感,使电影获得空前成功。

所以,《终结者》第一部成功的关键可归为两点:“新奇的剧情”与“施瓦辛格的肌肉”。

影片爆火后,卡梅隆与施瓦辛格在好莱坞声名鹊起,六年后,合作第二部《终结者:审判日》。

剧情换汤不换药,但不同的是,鉴于施瓦辛格在第一部中的优异表现及商业价值,将他由坏蛋变成了好人。

此外,为了吸引观众卡梅隆还做了两点创新:其一,特效全面升级,一改首部因控制成本而造成的画质粗糙感;其二,设计了一款拥有变身能力、化手为刀的液体合金机器人——如今,大家在科幻片中看到太多骇人的怪物,但在当时这种液体合金机器人的设计还是蝎子拉屎毒(独)一份,唬住了很多观众。

而施瓦辛格皮衣、墨镜、机车、长枪的炫酷造型也不出意外的再次引发粉丝尖叫。

由此,《终结者:审判日》成为“终结者系列”不可逾越的巅峰,不仅评分最高,而且在全球揽获五亿美元的超高票房。

所以,《终结者:审判日》的成功可归因为:“升级的特效”、“创新的液体合金机器人”以及“施瓦辛格的肌肉”。

抛去乏善可陈的3、4、5部赝品,总结完前两部的成功原因后,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卡梅隆力捧的正宗第三部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含金量不高。

|科幻片的成功在于“前卫”与“创新”,否则,将失去吸引力

不难看出,《终结者》第一、二部成功的根本原因可概括为两个词:“前卫”与“创新”。

当然,不可否认,施瓦辛格也是“终结者”成功的关键,但从电影成就来讲,终结者之所以成为经典与其前卫的构思与不断创新分不开。

无论是第一部新颖的剧情设计,还是第二部的视效、液体合金机器人,它们都是超前的,是那个年代的观众所前所未见的,而作为一部科幻片,前卫与创新是生命力的源头,这也是为什么卡梅隆后期作品《阿凡达》成为爆款的原因。

卡梅隆科幻力作《阿凡达》

可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在这两点上明显没有任何突破,完全没达到卡梅隆作品的及格线,从某种意义上讲,这部电影就是好莱坞贩卖情怀、收割票房的“鸡肋”作品。

其一,在剧情上仍是老套路。

讲得都是未来世界智能机器人与人类大战引发世界末日,终结者与守护者穿梭时空展开较量,唯一不同的是智能机器人的组织由“天网”变成了“军团”,刺杀对象由人类领军者的母亲,变成了人类领军者本人。这样的设计在科幻题材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并不出奇,莫说电影,就是网络小说也把这类题材写得近乎泛滥;

其二,终结者REV-9综合实力令人失望。

影片中的终结者REV-9仍然是液体合金机器人,虽然老是打不死,看着挺吓人,但在性能上与第二部中的终结者T-1000没有太大区别。唯一多了分身、控制电脑的技能,所以并不能给观众更新鲜**的感觉——毕竟这个年代的观众已见过太多的科幻怪物,REV-9显得很寻常,如果编剧能够发挥脑洞,赋予REV-9更加前卫、更加意想不到的技能,效果应该会更好;

其三,虽然视效有所升级,但在科幻片日新月异的今天并不算出类拔萃。

这点显而易见,单同我国的科幻大片《流浪地球》相比,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的视效震撼感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。飙车、飞机上的打斗戏更没有“速度与**”系列来得过瘾。

所以,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在今天的科幻片中实属寻常,唯一剩下的就是“施瓦辛格”、“琳达·汉密尔顿”再次回归的情怀牌了。

但实事求是地说:施瓦辛格自打成为肯尼迪家族女婿,并一门心思当州长后就压根没怎么用心拍过电影。从《终结者》第三部以后,州长基本上就是打酱油,本部电影也是如此,除了拿起墨镜又放下,在结局说了一句“I won’t be back”之外,再无亮眼表现。

这让我想起成龙大哥,同为动作明星,敬业精神迥然有别。

当年,成龙大哥声称拍最后一部玩命动作戏《十二生肖》,为了拍好,一把年纪真刀实枪搏命,跳伞、从山上滚落等惊险戏份不用替身,亲自完成,令人动容。虽然,施瓦辛格的年纪比那时的成龙大哥要大,但作为影迷还是很希望他在谢幕时展现更多的风采,而不是在电影中打打酱油,从这点看,成龙大哥要实在得多。

《十二生肖》里搏命的成龙

反倒值得表扬的是琳达·汉密尔顿,63岁的她风采不减当年,完美演绎了一个酷逼老太太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成为电影一大亮点。

除此之外,硬要说亮点的话,那就是女性取代男性成为绝对主角,从中体现了女性解放、女权独立的思想。尽管如此,整部影片的综合质量仍远远低于预期。

这就引发了又一个问题:经典IP改编的续作是否真的无法超越前作?如果这个魔咒是真的,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成绩不理想,倒是有情可原。

但答案是否定的。

拿“速度与**”系列为例,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商业片,并且剧情套路相似,但通过动作场面的持续升级、肌肉型男的碰撞,不断给观众感官上的新**。

同时,为了给观众更好的心灵感受,导演不断升华故事的主题,探讨“友情”、“亲情”、“家庭”的重要性,在此基础上,不断超越自我,续作中也出现了超越前作的高评分作品。

所以,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并不是无法成为上乘佳作,而是片方压根没想花功夫将它打造成精品,而走了更简单的“情怀路线”。

这就不得不说现今片商的鸡贼 :老是拿情怀割韭菜,却不出真东西,不断榨取经典IP的价值,可惜的是,很多电影连“情怀”也没卖好,虎头蛇尾,毁灭了观众的美好印象。

当然,不可否认,“情怀”也是亮点,毕竟能让观众想到很多童年回忆,从这点看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是及格的,但对于卡梅隆这样优秀的**来讲,却是远远不及格的。

最新文章